承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始建于1945年。多年来,在历届专家教授的辛勤努力和耕耘下,本学科具备了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条件和能力。学科所在教研室曾获“河北省先进集体”“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等荣誉称号;2003年承德医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,本学科为第一批硕士点,获批硕士授权二级学科;同年,系统解剖学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;2005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,2012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。2021年学科获批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校级线上、线下混合一流课程。目前,本学科下设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个教研室,依托解剖学实验中心、基础医学研究所、河北省神经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和电镜室等研究机构,承担系统解剖学、局部解剖学、麻醉解剖学、影像解剖学、断面解剖学、组织胚胎学、高级胚胎学,以及留学生的Systematic Anatomy、Regional Anatomy、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等多门课程。 二、主要研究领域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、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、消化道肿瘤机制及标志物研究。 三、特色与优势 1.强化思想引领驱动,为学科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国家科教兴国战略,不断提升学科成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,以“四有”好老师为引领,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,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。学科所在党支部为“河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,校级“先进党支部”“优秀党建特色品牌”;学科带头人为河北省“三三三”人才二层次人选,学科成员负责的课程获批河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该团队及成员为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。 2.契合地方特色发展,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本学科充分利用我省桑蚕资源,将丝胶蛋白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并深入进行机制的探讨。该研究方向作为我校医农结合的示范点,拓展了桑蚕资源的应用,促进了学科融合、带动了学科发展。 3.社会服务成效明显,为社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本学科依托生命科学馆、充足的标本资源和扎实的专业知识,做好本科学生、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同时,作为教学基地为区域内医院做好服务工作,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后备力量。另外,学科与承德市红十字会深度合作,对接河北省多地遗体无偿捐献工作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,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子的人文素质,服务社会成效明显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