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隶属于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,2009年由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和医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而成。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,返聘1人,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5人,博士4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。教研室建有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、分子生物学实验室、形态学实验室和细胞间等实验室,为病原生物学教学、科研、学生培养及学科发展提供了保障。2018年,以病原生物学科研室为依托,建立了病原防控研究平台。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医学微生物学、医学寄生虫学、病原生物学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、口腔生物学、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等医药学核心必修课程和当代疫苗学、医学病毒学原理及应用等选修课程,并参与了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、生物信息学、基因组学、PBL选修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教学效果好,所有教师多次被学生评为“优秀授课教师”。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教师培养,形成了以老带新、以赛促教、多措并举的团队共建机制。2009年,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;2023年,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团队获批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。教研室现有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,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,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第三层次人才2人,省级优秀党员、省级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各1人,承德市学术带头人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,校级教学名师1人,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,河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1人,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学组委员1人,校教学督导组专家1人。近年来,教研室教师在河北省第一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;在河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;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、校级一等奖1项;在我校首届课程思政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2项,二等奖1项,优秀奖1项。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重视教学质量建设,打造多个省校两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。2013年,病原生物学获批河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;2019年,病原生物学获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,2020年,医学微生物学获批河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。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鼓励、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与创新,以提高教学研究能力。教研室教师出版教材10余部,其中主编2部,副主编2部,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。近年来,教研室教师负责河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,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1项,承德市社科联及校级教改项目多项,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。“一体化教学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”获河北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;“网络多媒体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考试改革中的应用”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。 学科建设成果显著:病原生物学在200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科授予点;2008年获批“病原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”;2021年获批“媒介生物病原体科技创新团队”和“病原体与宿主互作科技创新团队”两支校级青年PI科技创新团队。2023年,病原生物学获批承德医学院优势学科,教研室2名青年教师分别被遴选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。目前,病原生物学学科已形成了3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:病原体的鉴定、遗传变异与进化,病原体与宿主细胞互作机制,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。 科学研究方面:教研室教师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厅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;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,北大核心论文20余篇;指导大学生科研20余项,其中国家级2项,省级3项,获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,二等奖2项,三等奖6项。 在我校“十四五”建设阶段,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以学校建设医科大学为契机,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:2021年获批了两支校级青年PI科技创新团队;2022年,一名青年教师获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;2023年,病原生物学获批校级优势学科,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获批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,一名青年教师获得河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;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研究项目立项3项,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篇,其中SCI收录6篇,11篇为北大核心期刊收录论文;获承德市社科联立项4项;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教研论文4篇;1人获得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称号1人;1人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;参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,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。
|